扫码咨询·预约考察
北京通州注册公司创业,经营全国业务
微信扫码·咨询洽谈
北京通州注册公司创业,经营全国业务
北京通州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属北京市重点发展区域

  建设背景

  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 ”,更加明确了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定位,这也是北京市围绕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北京城市副中心(Beijing City Sub-center)的建设是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

  2020年10月29日,通州区召开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动员部署大会,全面启动“两区”建设。作为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唯一的先导区,以及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副中心将在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先导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由过去试点式、局部的制度创新向系统化、整体性制度创新转变,为全市乃至全国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建设目标

  2019年1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共11条,是未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总纲领、总指南,城市副中心控规文本共七章72条,是将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以规划为蓝图,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示范。

  在规划中,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用三个示范区生动概括: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建设内容

  作为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区承担着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的时代重任。

城市副中心依托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核心承载区,聚焦行政办公、文化旅游、高端商务,探索金融创新,聚集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在政务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环境、人才发展、科技创新等专业服务领域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了城市副中心营商环境不断取得新突破。

  作为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唯一的先导区,以及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副中心将在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先导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由过去试点式、局部的制度创新向系统化、整体性制度创新转变,为全市乃至全国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地理位置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地理坐标北纬39°36’ ̄40°02’,东经116°32’ ̄116°56’,东西宽36.5千米,南北长48千米,面积905.95平方千米。西邻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相接,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交界。

  地貌

  全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洪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程20米。分布13条河流,总长245.3千米,主要河流有北运河,潮白河、凉水河、凤港减河。

  气候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2019年,年日照时数为2541.8小时,气温12.7℃,隆水445.6毫米。

  建置

  沿革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域内即有人类活动,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始建路县,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通州区辖10个镇、1个回族乡、6个街道。

  人口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184.5 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 89.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 48.3%。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 135.2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73.3%。常住人口出生率 5.27‰,死亡率 7.96‰。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036 人。

列表内容

相关内容

咨询&服务

电话:010-61256989
手机:17319287279(微信同号)

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手机:13366153776(微信同号)
邮箱:605854713@qq.com

微信扫码


咨询洽谈·预约考察
合同签署·售后服务
通州工商注册地址出租版权所有© 2025 京ICP备18022180号-23
网站导航 Sitemap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电话洽谈
手机洽谈
微信洽谈

微信扫一扫
洽谈沟通更便捷

返回顶部